六祖壇經「無相頌」

文/蓮生活佛 盧勝彥

(恭錄自蓮生活佛第65冊文集「禪的大震撼」)

六祖壇經「無相頌」恭錄如下:

「迷人修福不修道。只言修福便是道。布施供養福無邊。心中三惡原來造。擬將修福欲滅罪。後世得福罪還在。但向心中除罪緣。各自性中真懺悔。忽悟大乘真懺悔。除邪行正即無罪。學道常於自性觀。即與諸佛同一類。吾祖唯傳此頓法。普願見性同一體。若欲當來覓法身。離諸法相心中洗。努力自見莫悠悠,後念忽經一世休。若悟大乘得見性。虔敬合掌志心求。」

這首「無相頌」,表面上沒有希奇之處,其實有二個很深的含意,第一是指出「真懺悔」,第二是指出「真悟性」。

六祖曾如此說:「從前念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愚迷染,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從前念今念及後念。念念不被憍誑染,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從前念今念及後念,念念不被嫉妒染,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,悉皆懺悔,願一時消滅,永不復起。善知識。以上是為無相懺悔。云何名懺,云何名悔,懺者懺其前罪,從前所有惡業,愚迷憍誑嫉妒等罪,悉皆懺之,永不復起,是名為懺。悔者悔其後過,從今已後所有惡業,愚迷憍誑嫉妒等罪,今已覺悟,悉皆永斷,更不復作,是名為悔,故稱懺悔。凡夫愚迷,只知懺其前罪,不知悔其後過,以不悔故,前罪不滅,後過又生,前罪既不滅,後過復又生,這不是懺悔。」

在這一段話之中,要注意其中一句「前念,今念,後念,」這樣的懺悔,才能滅三世罪,得三業清淨。

有人以為只要修福,就可減罪,原來福與罪並不兩相抵消,唯有「真懺悔」也。懺悔的真實義,也是向內心真懺悔之,這是禪宗的「心空罪亦滅,心空業亦空」。

六祖又說:「諸法在自性中,如天常清,日月常明,為浮雲蓋覆,上明下暗,忽遇風吹雲散,上下俱明,萬象皆現。世人性常浮游,如彼天雲。善知識,智如日慧如月,智慧常明。於外者境,被妄念浮雲蓋覆,自性不得明朗,若遇善知識,聞真正法,自除迷妄,內外明澈,於自性中,萬法皆現,見性之人,亦復如是,此名清淨法身佛。」

六祖的這段話,是解釋了「真悟性」。

以前,有弟子問我:

「六祖的無相頌,是說什麼?」

「真懺悔與真悟性。」

「何是真懺悔?」

「從前念,今念,後念,達於念滅,念念不起。」

「何是真悟性?」

「迷妄盡去,心中常明,自性清淨,萬法皆現。」

「真懺悔與真悟性的真實境界如何?」

「空。」我答。

這個「空」,是本來清淨皎潔的空,是無方圓,無大小,無長短的,這就是「無相」,要會得此意,才能超直入如來地。這本源清淨心,常自圓明遍照,眾生諸佛,世界山河,有相無相,一切平等,直下無心時,本性自現,如大日輪升於虛空,遍照十方更無障礙。

蓮生活佛,由於慈悲心生,於此虛空之中,生出了種種法門,種種法門連接了不二門,又生出朵朵蓮花,朵朵蓮花又化為珍奇樓閣,其中有重重樓台,這些法門、蓮花、樓閣均是非常微妙的,這都是為了接引眾生的種種化現。

蓮生活佛今日說禪,昨日說密,仍是妙用,我這「妙用」,不是一般人所能見機的,說禪說密,仍然要世人能「真悟性」。

蓮生活佛出現於世,是何道理?

「有因。」

蓮生活佛出現於世,是何因也?

「有由。」

這世界上,有很多門外漢的法師,總未見得「真性」,不能得見本來面目,道理未融,一見蓮生活佛出世,大大驚詑,沒頭沒腦,這些法師真是可憐,又復可悲啊!

他們怎知,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是一個真正的「蓮生活佛」。

 

 

文/蓮生活佛 盧勝彥

(恭錄自蓮生活佛第65冊文集「禪的大震撼」)